這正是在普通人辭職,剛創辦了這個軟體開發初創公司的時候。
普通人陷入了沉思。

在煩惱的普通人 (bondavi CEO)
在剛剛下定決心要「以軟體開發為生」時,普通人充滿了鬥志。
然而,在失去了上司「給我去工作」的鞭策的環境中,這個平庸又意志薄弱的普通人,能夠在未來的幾年裡保持對工作的專注嗎?
不,保持不了。
想著「想要畫出好看的畫」而開始學畫畫後便厭了,
想著「想試試寫作」而開了博客後又荒廢了的普通人,
意識到自己的意志薄弱的重病程度是不能輕視的。
最終,他得出了一個結論。
「如果放任自己不管,我肯定會墮落。那麽辛苦建立的公司也肯定會破產。」
在創業初期,普通人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。
「我們需要一些即使是普通人,也能夠避免墮落的一些具體的方法。」
「對,一些與我們個人意志堅定無關,但是仍然可以多年保持動力和專注力多年的方法。」
思考了一段時間後,普通人想到了。
「我們是一家軟體開發公司,所以來開發一個這樣的軟體吧。」
總之先開始嘗試做
普通人立刻展開了試作版的開發。
首先是研究。
人類要如何要保持對工作的專注呢?
普通人不斷思考,並且閱讀可能提供線索的書籍和論文。
結果,「時間」似乎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字。
・人類大腦存在類似「每天只能最多專注6小時」的限制
・這個限制有個人差異,但沒有人是沒有限制的
・通過插入休息可以延長專注限制
基於這一點,普通人制定了這個軟體的方針:
・讓每天的工作時間一目了然,讓用戶可以了解自己的極限
・即使不想休息,在使用這個軟體時也可以自然而然地進行休息

剛開始製作「集中」時的初步想法及草圖
不斷地試驗,經過多次努力,試作版終於完成。
自己使用試作版後,普通人感到欣喜。
因為使用了軟體,他顯然比以前更能集中注意力。
「這可能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好東西。 」
普通人感到有些自豪。
发布。后悔。
想著「反正做都做了」,普通人抱著這樣的心情發布了試作品。
「大家會有什麽反應呢。也許這次會突然受到高度評價呢。」
他滿懷期待,等待著用戶的聲音。
然後,他收到了一封郵件。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標題: 「集中」軟體的意見及建議
說不上理由,但總之就是很難用。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「……誒?」
與普通的人的期望背道而馳,傳來的是一條對軟體的差評。
不,肯定只是偶然收到了一個比較嚴厲的用戶的郵件而已。
普通人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,於是他決定繼續等待。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標題: 「集中」軟體的意見及建議
我喜歡之前的那個軟體,
但是我不知道應該怎麽使用現在這個軟體。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標題: 「集中」軟體的意見及建議
這個軟體的用途是什麽?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然而,在這裏,事實已經不容否認。
「這個軟體完全沒有幫到用戶。」
「甚至反而讓用戶感到困惑。」

期望越高,普通人收到的打擊越大。
不得不接受異常嚴峻的現實。普通人對如此負面的評價的原因毫無頭緒。
差评的理由
普通人在一段時間內陷入現實的困擾後,
出於「剛開始創業就逃避現實是不可取的。公司可能會倒閉。」
決定直面差評的理由。
當分析用戶的反饋時,
普遍存在著「不太明白如何操作」、「不懂有什麽用處」等情況,
共通的問題是「不太明白」。
從這些聲音中,普通人得出了一個結論。
「軟體的意圖沒有傳達到。」
普通人花費了很多時間鉆研有關「集中和專注」的話題,閱讀了很多書籍和論文。
然而,自然,大多數用戶並沒有這樣做。
因此,用戶也不會理解軟體的以下功能的意義:
・使用計時器將時間劃分短暫,鼓勵經常休息
・每次顯示工作時間

感到困惑的用戶
這個「沒能做到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思考」似乎是批評的主因。
因此,這個普通人決定要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,有意識地去開發一個真正「有用」的軟體。
將「幫助人們」具體化
在廣告公司工作時,這個普通人就有一個奇怪的習慣,
那就是當看到模糊的表達時,就想把它轉化為具體的語言。
這個習慣引發了一個問題。
「『這個軟體對人有用』具體指的是什麽呢?」
這引起了普通人的深思。
是不是大家能夠毫不猶豫地、僅依靠感覺去使用這個軟體?
不,不是。
僅僅是依靠感覺並不能說這個軟體是有用的。
是不是指能夠集中註意力?
嗯——,這個接近,但感覺還有點不對。
人們真正需要的不僅僅是「集中註意力」本身,而更可能是它背後的某種東西。
是什麽呢?
那個背後的某種東西。
……成果?

是的,成果。
例如,如果是學生,使用軟體後「成績提升了」,這就是成果。
這就是大家所追求的東西。一旦我們的軟體能夠幫助大家達成這樣的「成果」,想必我們便可以說這個軟體「對人們有所幫助」。
於是,「成果」成為這個軟體的主要開發主題。
嘗試了解使用者的心理
為了創建一個「對人們有所幫助」的軟體,普通人決定傾聽用戶的聲音,並深刻體會到了自己對人類心理理解的淺薄。
例如,僅僅說「讓我們休息一下吧」並不能讓人們真正休息。
這背後存在這樣的心理:
就算到了應該休息的時間,我們也會覺得「把手上這份工作做完再休息吧」。
即使被說「現在休息吧」,也可能不知道具體應該做什麼。
在辦公室或圖書館的時候,可能還會在意其他人的目光。
在沒有考慮到這些微妙的人類心理的情況下,只是和我們的用戶說「許多研究表明休息有助於我們的工作與學習,所以我們應該休息」,這樣的軟體自然無法為人們提供幫助。
普通人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思考之不足,於是開始不斷更新軟體:
發送多次通知而強制讓用戶意識到應該要休息了(同時確保這些通知不會讓人感到不適)。
根據情況明確指示出具體的休息方式。
通過這些試錯的努力,軟體逐漸變得更加理解人類的心理。

隨著持續的軟體更新,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口口相傳知道了「集中」
在經過三年以上的改進後,於2021年,為了了解我們設定的目標——創建一個能夠讓用戶獲得「成果」的軟體是否已經達到,我們進行了一項調查。
結果顯示,80%以上的參與者表示他們在使用該軟體後取得了「成績提升(學生)」和「感受到生產力提升(社會人)」。
這意味著普通人已經實現了他一直所追求的宏偉目標。
超越我們所追求的「成果」的東西
在終於達到了一定的「成果」的時候,普通人發現了一些意外的事實。
「使用這個軟體後,學習變得有趣了。」
用戶紛紛發來這樣的聲音。

實際來自用戶的聲音
一次又一次來自用戶的聲音讓這個普通人深思。
「這或許是比我們一直所追求的『成果』更有價值的東西。」
不是因為有人要求你去坐在桌前讀書,而是出於自己對學習的熱情和樂趣。
這是一種對生活充滿好奇心、獲取實用知識、持續獲得滿足感的寶貴態度。
當然,對於上班族也是一樣的。
bondavi 的理念是
「讓平凡的每一天一點點豐富起來」
就算今天不是期盼已久的發表考試結果的日子,也不是多年目標達成的日子,
「學習很有趣」「工作很開心」
這樣的心情,無疑能夠讓這一天變得更加豐富。
這種心情正是bondavi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東西。
普通人想
「如果bondavi的軟件有能力喚起人們這樣的情感,那我希望能讓更多人使用我們的軟體。」
在那之後
那個始於用戶聲音的小小願望激發了bondavi展開全新的嘗試。
2022年5月
bondavi宣布免費為企業提供「集中」軟體的使用。
目前,該服務主要以教育機構為中心,進行服務提供及合作。